|
【产业】实现节能减排关键在产业规模集群化效应 |
【chanye】2010-8-4发表: 实现节能减排关键在产业规模集群化效应 今年5月,中国环境保护部公布了今年1季度我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增长了1.2%。6月,陕西首比排污权在西安进行交易,二氧化硫的起拍基价为2500元吨,最高达到了4200元吨。排污治理不到位的 实现节能减排关键在产业规模集群化效应今年5月,中国环境保护部公布了今年1季度我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增长了1.2%。6月,陕西首比排污权在西安进行交易,二氧化硫的起拍基价为2500元/吨,最高达到了4200元/吨。排污治理不到位的企业,为自身的行为付出了高额的环境治理成本。作为行业内最早提出碳交易的专家,华夏陶瓷研究所的高级顾问张有卓教授接受了《陶瓷信息》的专访。 节能减排更需要产区政府的良好规划形成产业规模集群 《陶瓷信息》:张教授,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低碳都是近期行业很为关注的话题,您不仅是营销管理方面的专家,在化工专业方面也有深厚的造诣,站在陶瓷行业的角度对于这个话题您是如何看待的? 张有卓:节能减排、低碳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一定是今后的趋势,谬秘书长在多次公开场合都有谈到这个问题,尤其在上次产区论坛上,他谈的几个重点实际都是陶瓷行业目前以及将来面临的危机,只是有的企业很早就意识到,而大多数陶企还没有这个意识。我曾说过明天就是机会,衡量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标准是其预见和投资明天机会的能力。 企业如此,行业也是一样。节能减排,一个是利用率、一个是使用清洁能源的问题。煤作为使用我国最广泛的燃料存在很大问题,我以前在国家煤炭中心工作过,它不是不可以作为燃料,但是因为我国的煤含硫量很高,后续治理成本太高。《陶瓷信息》上期刊登的四川眉山陶瓷企业因为没达到清洁排放的要求被政府要求拆除设备停产,后来使用了新技术而使煤的使用更加清洁,但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对一个企业来说,使用这样的技术成本太高,不仅是小企业,对大企业来说也是会存在一个成本估算的问题。我们低碳也是要讲成本的,如果说要达到低碳的成本很高那也不是低碳了。这里有一个案例,壳牌和中国在惠州的石化项目,就是因为中国是有的含硫量高,处理成本太高,多次修改项目规划,前后经过长达十年的可行性研究,最后通过规模生产及增加下游产品才解决问题。所以我们现在寻找清洁能源是一个非常紧要的事情,国外避开这个问题就是使用天然气,比起煤气的治理成本,这是最便宜的一条路。 《陶瓷信息》:但是我们也看到很多企业也曾经使用过天然气,但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供气不稳定,会因为能源不足而造成停产。也有的企业会使用无烟煤来解决这种问题,您觉得怎么样? 张有卓:无烟煤如果含硫量少的话,它相对于其它能源来说会好一点,但是中国的大量煤含硫量很高,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当然天然气的短缺也同样是个问题。那么针对这些问题,现在有几个解决办法,其中有一个就是规模集群效应。如果形成规模化的集群效应,在一个区域内统一煤转气,而非由各个企业单独去完成,因为规模效益不仅令治理成本下降很多,。也可以在煤产区将煤气化,或将品位低的煤在坑口燃烧进行发电,以避免低附加值的产品长途运输,但目前尚未看到实施的案例。 那么现在可行的办法就是产区也要集群,可以集中供气,以形成规模效应,现在很严重的状况就是,产区分散,遍布了大量规模小的企业,要令小企业不计成本地去实现清洁生产?这是不可能的。而分散的产区,也使得能源集中无法实现。 像刚才谈到的天然气问题,它确实是个清洁能源,但运输其实也是个浩大的工程,企业没办法解决的,如果产区够集中,企业有规模,那么实现统一供气这是可行的,成本也会降低。这就要政府、产区进行规划,企业也面临一个整合的过程。作为产区,不仅仅引进企业就完事,更应该规划好配套服务和设施,例如能源。进行统一、整体的规划,才会有可能让企业降低成本,更有效地实现节能减排。 我看到了高安政府规划了供应天然气的情况,这对于大规模的产区是非常有利的。但是中国很多地区比较分散,没有规模效应,所以将来陶瓷工业从这个视角来看,第一个是集群,不能过于分散,第二个是企业规模过小,现是不利于清洁能源的使用的,不利于实现低碳经济的。 另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样利用市场为动力来推动低碳经济,一旦市场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社会进步。 “碳交易”市场有利产业链和新技术发展 《陶瓷信息》:您刚才说到市场需求,我们国家在好几年前就有一些“排污权拍卖”、“碳交易”等事例出现,最近的是陕西拍卖了2300吨二氧化硫的排放权,总成交额到达了944.9万元。您曾经也撰文大力推广过“碳交易”市场的问题,您认为这样一种机制对陶瓷行业来说有哪些有利的因素? 张有卓:对,这个就是我一直在强调的要用市场的手段去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现在单靠政府来推,难度其实是很大的,政府辛苦不说还要用各种财政补贴去鼓励。今后政府的角色就是做立法者,按照企业产生的价值和附加值来分配谈碳指标,超标就去谈市场买指标,政府的角色就只需要监督,而由市场来执行和推动。 这样做,它就会形成一个产业链,表面上这好像跟陶瓷行业的各个产业链条没有关系,但实际上有很大关联。比如说,在确定碳排放时,是需要检测、制定标准,相关的研究机构就要制定检测方法和标准,碳排放超过了,就要去市场上购买指标,那么检测这一环就会发展起来。而购买和拍卖是需要拍卖市场的,那么拍卖市场也会发展。还有绿色贷款,企业要实行低碳经济,那就可以用可行性报告向银行获得贷款,金融机构也参与进来了。产业链就是这样形成起来的,这也跳出了我们传统的陶瓷行业产业链条。 中国是煤消耗第一大国,这样一规划,就能把整个产业链带动起来,每个行业例如陶瓷行业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还可以与其他行业的产业链融合,这将会是中国下一个经济的热点。因为不仅检测标准的方法论建立起来了,研发产业、交易市场、金融机构,银行都有事可以做。这样一来,也可以解决很多人诟病陶瓷行业产业链条过短的问题。 对于陶瓷工业来讲还有利于的鼓励新技术的推广,相比起其它诸如钢铁、水泥之类的工业,陶瓷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窑炉能耗并不算太大,但整个产业的数量是庞大的,如果将某个节能新技术加以推广,在每一个窑炉都能实现一定程度的节能,那经济效益就相当大了。我之所以说世界上陶瓷工业在碳市场没有成功案例,因为国际上陶瓷产量都没有中国大,面对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国,碳交易市场一旦建立,将会为行业节能减排的新技术专利推广开辟了一条道路。自己企业研发并用好了,还可以将新技术转让推广,应用到十条、一百条生产线上,这个量就很可观了。既然可以到碳市场去出售了,就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也能促进了新技术的推广。 因此对于陶瓷行业来说,碳市场并不仅仅只是一个购买碳指标的一个市场,还能够促进技术进步,有经济作为推动力,就会鼓励新技术的推广。但按目前企业分散而且规模不大的现状,解决节能减排以及相关技术的推广难度还是较大的。 中国低碳产业的前景是远大的,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碳产业投资国。现在很多地方在造森林了,以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同时还能进行碳交易,又推动了绿化产业的发展,目前大家都在找投资热点,其实低碳产业就是投资热点。希望我们的媒体能够将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加大力度宣传,媒体要有前瞻性,要引导企业。现在很多陶瓷企业赚了钱不知道要投到哪里,就只能盲目地扩大生产线。我就认为,不如将资金先投入低碳技术,这是国家大力鼓励的,还能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实现其经济效益。今后我们国家发展模式会有重大的变化,政府立法,市场推动,政府不当裁判员,而是管理者,这就是国家的进步。 企业要从关注产品低碳转向关注生活方式的低碳 《陶瓷信息》:但在目前形势下,我们也看到陶瓷行业的竞争优势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您觉得原因在哪里? 张有卓:佛山陶瓷行业虽然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但是竞争力还不够,表现在产业链个环节交易成本较高,我认为是陶瓷行业各自为政造成的。在陶瓷行业内普遍存在着“类金融”现象,就是压上游机械化工企业的款,预支下游经销商的钱,结果阻碍了上游和下游的发展。低碳离不开上游机械工业的发展,意大利为什么会发展得这么快,就是它的机械工业很发达。针对这样的问题,将来我们可以让金融系统参与进来,一个叫买方信贷,一个叫卖方信贷,也就是对于买方来说,果是有利于低碳的,那么国家就给予长期低息的贷款。而对于卖方来说,国家对于提倡的产业、新技术的推广,给予长期低息贷款。陶瓷行业目前的现状用经济学的一句话就是,交易成本太高,阻碍了技术进步。我承认我们的企业能够在长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都很优秀,但站在企业的角度出发看问题是不够的。 低碳经济也属于虚拟经济,从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就提出,要发展虚拟经济,我举个例子,美孚石油公司和中石油产量差不多,美孚石油上市价格达到每股100美金,而中石油只有17元港币。观察下就知道,美孚的高股价不是无缘无故的,它有整个产业链的支持,卖的是一种文化概念。同样道理,低碳产业也是这样的,我们将来卖的也是概念,是一种生活方式。比如说,一块瓷砖在生产环节和运输过程中都实现了低碳,但因为铺贴使用了大量的水泥增加了房屋的重量,这也不是低碳。我们往往只是从自身的产品角度去考虑,很少从行业的角度、从老百姓的角度去考虑深入到整个产业链、深入到生活方式中去。德国是欧共体中最发达的国家,德国政府提倡用淋浴方式,因为这相比使用浴缸会更节水。再比如说空调,我们国家空调耗能比很多国家多得多,为什么?摆放的位置不合理,很多空调被安装在窗户旁边,中央空调摆放位置一般会考虑空气最佳流动,所以造成有的地方很冷,有些地方很热,我们的空调散热系数太高,我们没有考虑到低碳生活方式,德国的百叶窗是装在窗外的,我们装在窗内,有什么不一样,装在窗外避免把窗晒热,而如果把窗晒热了,空调就会消耗更多的电能。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整个建材领域将会掀起一场革命,低碳不仅仅局限于产品,而是整个产业链都要参与进来。 《陶瓷信息》:很多人认为,低碳生活方式是好,但与国家目前的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有差距,对此您怎么看待? 张有卓:这个差距是观念上的,我认为我们现在需要一个全民教育。比如说,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薄砖,老百姓心目中,总认为厚的就是好的,薄的就是不结实,老百姓不愿意买那些薄砖,那么我们的舆论宣传就肩负着这样的责任,提高人们的意识,意识比任何其他的东西都来的重要。当全民具备这种意识的时候,我们离低碳时代就不远了。能让企业实现效益的不是现在流行的东西,而恰恰是那些前瞻性的趋势才是企业利益之所在。那么我们要去引导企业,很多成功的企业都是与潮流不同甚至是反其道而行的。企业要把专注于产品本身的目光拉出来,更多注重生活方式,意识到低碳不是产品而是生活方式,那么节能减排、低碳都将不再是空空的口号。 瓷砖相关 产业基地产业提升产业布局产业调整产业转移产业联盟,本资讯的关键词:产业规模张有卓陶瓷行业节能减排清洁能源陶瓷信息低碳经济 |